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一天平均要走步
步行时,足部承重是体重的1.5倍
跑步时是体重的3-4倍
足部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别看我们足部只是小小一个,但它的骨骼竟然多达26块!我们人一天平均要走步,在走路的时候我们的脚承担了体重的1.5倍,而在跑步的时候承重更是超过体重的3-4倍!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足部健康的问题,导致本身小小的足部疾病演变成了愈来愈严重的足部疾病,甚至会影响到脊柱以及膝关节,不仅治疗费用昂贵更使治疗难度变大。
导致人的足部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5%是由于过度运动
11%来自走路不平衡
18%是因为上了年纪
64%因穿鞋不当
2%原因不明
足踝问题一般有三种
1、踝关节韧带损伤
多是由于外伤引起,往往是踝关节扭伤导致,因为踝关节的特殊结构特点决定,所以一般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最为多见,主要是跟腓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损伤。是生活或运动的常见损伤,严重的可以导致踝关节骨折。
大多数轻度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由于没有发生到骨折这一严重情况,所以对此不够重视,仅仅只是等待踝或脚不疼了,或者没那么疼了便开始剧烈活动,结果导致足部健康问题反复发生。所以在发生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时候“我能够活动,不可能骨折”;“能走,没必要治疗”;“有了足踝部外伤,赶紧热敷”等等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2、平足症/扁平足
正常足弓、高弓足、扁平足的足印示意图
平足症一般指扁平足。人正常的脚底是自然的弓形,但有扁平足者,脚底基本是平的,没有明显的足弓,站立时,脚底内侧可以直接触地。通俗的来说,就是脚踩下去没有缓冲,完全踩在地面上。我们的足弓是维持人体行走跳跃的正常保护装置,用来保护通过脚底的血管神经。要是足弓塌陷了,脚底整个和地面接触,那么血管神经就会被压迫。
扁平足的主要症状有:疼痛、足部畸形、足部行走功能受限、穿鞋受限。严重的平足症可引发肌腱、关节的病变,出现肌腱炎、跟腱挛缩、距下关节炎、踝关节炎等足部的关节炎关节退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有些患者表现为足中部内侧疼痛,长时间站立或步行时加重,休息时减轻等。还表现为站立位足跟外翻、足纵弓低平或消失,舟骨结节向内侧突出,步态异常等,鞋子后跟内侧缘容易磨损。严重时,还可出现行走或运动能力下降。可伴有足踝关节肿胀,或伴有拇趾外翻、后跟外翻或膝关节X型腿畸形等
平足症患者行走功能受限,很多人不能参加体育运动,行走受限严重时行走米左右就可引发严重疼痛。
3、足拇外翻
足拇外翻又称“大脚骨”,外观上是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压迫第二脚趾,并且在拇趾内侧出现骨性突起。病程较久的,在前脚掌能看到硬茧。常见于女性,有数据统计90%以上的拇外翻都是女性患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zgjydff/1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