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踝关节炎 >> 治关节炎的方法 >> 正文 >> 正文

关注探寻膝盖疼痛隐情

来源:踝关节炎 时间:2025/2/17
<媒体:上海大众卫生报

专家:孙业青(骨科)

今年42岁的张女士膝盖疼痛持续了3年。在病情初期,医院接受X片检查,医生认为疼痛是因关节老化引起的。最近,张女士自觉膝盖疼痛加剧,甚至见到楼梯就犯愁,爬楼、弯腿、上厕所都已成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医院CT和核磁共振检查后,被诊断为膝盖骨软骨坏死,无法治疗。

经多方打听,她来到了医院寻求帮助。经检查及并查看患者携带的片子后发现,患者的软骨问题并非因关节老化引起,而是髌骨不稳所导致的,且该疾病在3年前的CT中就已明显反应出来了。

事实上,如果能够在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该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张女士的疼痛会明显改善,且能极大地减缓病情的发展。然而,如今患者的软骨已经损坏,术后的效果与早期治疗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在上下楼出现膝盖疼痛、下蹲疼痛且站不起来的病人不在少数。有些患者往往年龄并不大,但膝盖疼痛却日益加重,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关节炎或关节老化而不加以重视。虽然部分老年人可能的确是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但很多中青年的疼痛往往是髌骨不稳所致。对此,早期准确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而拖延就医则会影响疗效。若等到软骨损坏再进行手术,其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髌骨不稳是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是由于髌骨软骨软化或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所致

临床表现

?早期疼痛轻微疼痛会因活动过多而加重,特别是上下楼、登高或长时间屈伸活动时更为明显,且上下楼及下蹲时出现困难。

?打“软腿”即在走路、上下楼和下蹲时,膝关节出现瞬间软弱无力和不稳定感,甚至有时会摔倒。

?髌骨脱位部分年轻患者在活动或外伤后会出现脱位,甚至会反复出现,需要及早治疗。

?卡壳曲伸膝关节时出现瞬间卡住,活动后会好转。

由于膝关节疼痛并不一定是关节炎,也有可能是髌骨不稳造成的,因此要尽早到专科医生处进行明确的诊断,确诊后及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这样可以减少软骨损伤和关节炎的发生,并减缓病情发展。

专家名片

孙业青

医院

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擅长领域:关节韧带、软骨损伤及脱位微创手术,关节疼痛综合治疗,尤其肩关节疼痛治疗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上海委员,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协会(CAOS)会员,德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会员。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两部,获得AOfound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自然科学金等多项基金资助,是AustinJournalofOrthopedicsRheumatology等国内外杂志编委及审稿人。从事关节疾患与运动损伤的诊治近20年,师从国际著名的多位教授,在德国著名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曾至德国HannoverMedicalSchool(MHH)、LVR-KLINIK关节中心、新加坡总院、医院、医院等著名关节中心交流访问。

在关节韧带、软骨损伤及脱位微创手术,关节疼痛综合治疗,尤其肩关节疼痛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慢性肩关节疼痛的韧带损伤、骨刺磨损、关节活动受限,微创治疗外伤后肩脱位、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炎治疗。应用关节镜微创下进行踝关节扭伤后韧带损伤、软骨损伤移植,术后恢复踝关节活动及负重,效果良好。

以上均为版权图编辑丨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纳入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神经学科为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以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血液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普通外科为重点学科,以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检验科、神经外科、皮肤与性病科、病理科、胸心外科为特色学科的整体学科建设框架。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原标题:《探寻膝盖疼痛隐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zgjydff/1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