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年轻人,每天下班后都会抽出时间健身,而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身体也出现各种不适,比如脚部疼痛肿胀。
脚踝是支撑我们人体站立和行走的部位,如果脚踝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行走不稳,甚至影响我们的正常活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缓解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过度训练导致脚踝出现肿胀疼痛,主要是由于肌肉拉伤或扭伤引起的。
肌肉拉伤:在运动时,如果动作不规范或者发力过猛,就容易造成脚部关节的损伤,比如踝关节扭伤。
韧带撕裂:当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或者进行高强度锻炼时,容易导致韧带撕裂,尤其是长时间蹲着或下蹲。
足底筋膜劳损:长期穿高跟鞋,会导致足底筋膜劳损,进而引起足跟痛。另外,经常穿硬底的鞋子也会加重这种症状。
二、如何缓解?
1.注意休息
在锻炼之后一定要及时休息,不要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可以平躺或者侧卧,将脚放在高一点的桌子上,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减轻局部充血。
2.使用冰敷
在运动之后,由于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很容易产生炎症反应,这时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有助于减少局部炎症,缓解红肿热痛的症状。
3.抬高下肢
在运动过程中,血液会大量流向四肢,导致足部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踝关节的肿胀,所以可以将下肢抬高,让血液回流到心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症状。
4.适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当出现踝关节扭伤时,可以适当服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能够有效降低组织损伤程度,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5.口服阿司匹林
对于有骨关节炎的患者来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助于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三、日常如何预防?
减少运动量。在进行剧烈运动之前,先做好热身准备活动,防止因用力过猛,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也要控制好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穿合适的鞋袜。选择大小合适,柔软舒适的鞋子,袜子以纯棉材质为宜,这样有利于保持双脚干燥。
适当补钙。平时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虾皮等。
温馨提示:除了以上方法,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走路或跑步,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平时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外伤。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rhzlgjy/1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