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含量高的蔬菜不能吃?
少数菌类、蔬菜中的嘌呤含量较高。
理论上讲摄入含嘌呤高的蔬菜应该会升高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因此过去的观点认为含高嘌呤的蔬菜,痛风患者不能食用。
但目前研究发现,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并不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可能由于蔬菜为碱性食品,且除嘌呤含量丰富外也含大量的维生素C,这些都是痛风的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尿酸排泄,而且后者的作用更加显著,因而总体上这类蔬菜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也不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因此日常生活中只需限制嘌呤摄入总量即可。
1得了痛风,只能过“出家人”生活?
痛风的不同时期对饮食的要求并不同。
痛风急性期应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鼓励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避免食用高和中等嘌呤的食物,杜绝饮酒。
急性期过后,痛风性关节炎进入间歇期,此期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会比急性期有所升高,此时治疗的重点是应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达标。
此时患者的饮食控制可适当放宽,可限量食用中等嘌呤含量的海产品及牛肉、羊肉、猪肉等。此外,痛风患者要始终远离酒类。
饮食控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但其降尿酸能力是有限的,严格的饮食控制仅能降低血尿酸60--90μmol/L。
饮食控制过于严格,不但难以坚持,而且降低生活质量,可能尿酸没降多少,落得“营养不良、体质虚弱”。
降尿酸需要饮食控制、运动、控制体重等多方位入手,多管齐下才能成功。大多数痛风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物,尿酸方能达标。
1得了痛风,与海鲜彻底无缘?
海鲜属于嘌呤较高的食物,长期、大量进食势必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但海鲜对于人的营养价值高,优于肉类,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海鲜尤其是油性鱼类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而痛风患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所以适当进食海鲜对痛风患者是有益的,关键是把握海鲜的种类、量和时机。
虽然大多数海产品嘌呤含量都比较高,但不同海产品嘌呤含量差别很大。
比如海蜇和海参,每g嘌呤含量仅为9.3mg和4.2mg,甚至比有些青菜还要低。因此海参、海蜇、海藻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
另外,痛风疾病的不同时期海产品的摄入要求也不同。比如痛风急性期及血尿酸未控制的患者,嘌呤含量高的海产品绝对禁食。但痛风间歇期及血尿酸已经控制达标的患者,可以有选择的食用嘌呤含量中等至低等的海产品,比如三文鱼、金枪鱼等。
因此,痛风患者并不是与海产品彻底无缘。
而应根据不同海鲜嘌呤含量而定,关键要掌握进食海鲜的量和时机。忌食嘌呤含量高的海鲜,而适当进食低/中嘌呤类的海鲜。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要控制每天嘌呤摄入的总量小于mg,当食用海鲜时不要同时进食嘌呤含量高的肉类及酒类。
对于痛风急性期或者其他原因需严格限制海鲜的患者,应当注意补充其他种类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动物肉类等,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嘌呤含量较高的海鲜:鲭鱼、凤尾鱼、沙丁鱼、鱼卵、小虾、贝壳类、淡菜、牡蛎等。
嘌呤含量中等的海鲜: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梭鱼、鳗鱼及鳝鱼等。
嘌呤含量较低的海鲜:青鱼、鲱鱼、鲑鱼(三文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等。
1痛风患者必须要多吃粗粮?
粮食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痛风患者每日主食应以粗粮还是细粮为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话题。细粮是指上等大米或精白米、上等白面、精致白面、精白面包及饼干等,这些细粮及其制品中嘌呤含量很少。
粗粮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浓度。
粗粮中的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多,并且作为主食摄入量较大,过多食用会引起血尿酸生成增多。
因此,痛风患者主食以细粮为主,即使痛风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则仍以吃细粮为主,纤维类食物可用蔬菜代之。
同时,痛风患者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和玉米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可食用含嘌呤高的粗粮。
1豆类及制品嘌呤高,患者应禁食?
豆类(包括扁豆、黄豆、大豆)及豆制品确实含嘌呤比较高。尤其是未经加工过的豆类,过多摄入会增加嘌呤的负荷,尿酸生成增多,广大痛风患者认为进食豆类可增加痛风的发病率。
但近期研究发现豆类及豆制品中的某些成分能够促进血尿酸的排泄。
而且这一作用远远大于其嘌呤含量高导致的升高血尿酸的作用,最终结果是降低血尿酸,是痛风患者的保护性因素。
因此应鼓励痛风患者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而不是限制。
豆制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会流失一部分嘌呤,豆制品含嘌呤的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豆腐→豆干→豆浆→整粒豆,摄入豆制品优于整粒豆。
但事无绝对,若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肌酐、尿素氮已升高,豆类及豆制品的食用则需要有所限制。
—END—来源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要了解更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lnrgjy/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