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踝关节炎 >> 怎么治好关节炎 >> 正文 >> 正文

膝关节常见疾病科普腘窝囊肿的诊断与治

来源:踝关节炎 时间:2021-8-3

腘窝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腘窝囊肿

腘窝囊肿是腘窝深部滑囊肿大或膝关节滑膜囊向后膨出的统称,它会引起膝关节后部疼痛和发胀。体表可观察到腘窝处向后凸起的肿块,触之为有弹性的软组织肿块。在临床上多见于中年人群,其中男性多于女性。

腘窝处可见明显肿块

腘窝囊肿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者多见于儿童,后天者可由滑囊本身的疾病如慢性无菌性炎症等引起。有部分患者是并发于慢性膝关节病变。老年人发病则多与膝关节病变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有关。

最常见的腘窝囊肿是膨胀的腓肠肌、半膜肌肌腱滑囊,该滑囊是正常的解剖结果,在儿童时期与膝关节囊并不相通,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膝关节囊的退化撕裂,形成一个水平横孔与膝关节囊相通,横孔上有类似瓣膜的结构,它限制了液体向由膝关节腔向腘窝囊肿的单向流动,而横孔这个单向类阀门结构在腘窝囊肿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膝关节内因退化或病变(半月板损伤者常见,前交叉韧带断裂及软骨病变次之)发生炎症时,关节内液体渗出增多,关节内压升高,额外的液体通过横孔进入滑囊,类阀门结构的存在使得滑囊内的液体无法回流关节腔内而越来越多,因而滑囊逐渐肿大变成了囊肿。

腘窝囊肿通过类似阀门的横孔与膝关节腔相通

临床症状

儿童患者多在15岁前形成囊肿,且无症状,常和膝关节渗出无关,仅少部分与关节内病变(剥脱性骨软骨炎,半月板撕裂)相关。常在体检中被偶然发现,或是父母从外观上发现肿块而发现囊肿。当膝关节周围囊性肿块明显可见时,应行影像学检查。

而成年患者:腘窝囊肿导致机械性的伸膝和屈膝受限,疼痛较轻,但紧张膨胀感明显。患者可觉腘窝部不适或行走后发胀感,有的无自觉症状。膝关节伸直时,囊肿变硬,屈曲时软化。囊肿较大时可妨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检查可见腘窝有囊性肿物,大小不等。

患者可因屈膝挤压到腘窝囊肿而感到不适

压迫腘动脉和腘静脉分别引起缺血和血栓,压迫胫神经和腓神经引起外周神经病。通常腘窝囊肿呈慢性状态,如果囊肿破入软组织,也会急性发作,典型表现小腿疼,有时伴小腿肿胀,随之腘窝内肿块消失。在小腿、内踝或足背出现变色或瘀斑是囊肿破裂的特异性特征。

辅助检查与诊断

腘窝囊肿的诊断并不复杂,经体格检查以及一些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一般能确诊。

1.体格检查

腘窝部可触及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而且和皮肤或其他组织不粘连。

2.超声检查

可在腓肠肌与半膜肌内侧头肌腱之间发现发现边界清晰的单室液性暗区,以此可确定诊断。且能评估囊肿的大小、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B超中的囊肿暗区

3.MRI检查

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肿块,并能发现囊肿与膝关节腔相通的横孔,从而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而在T2加权像中则是高信号肿块。

MRIT2加权像中的腘窝囊肿

腘窝囊肿应与动脉瘤、血管瘤、腘窝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相鉴别:

动脉瘤有搏动,穿刺液为血液;血管瘤:局部可有颜色改变,膝关节屈伸肿物无改变,穿刺液为血液;腘窝肿瘤:多为较硬的肿物,无囊性感,膝关节屈伸肿物无改变,病理学检查可鉴别;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B超等影像学排除。

处理方法

儿童与成人的腘窝囊肿有一定差别,儿童常不与关节相通,极少合并关节内病变,一般可自愈。

成人患者的治疗与囊肿形成的病因有关,对于囊肿较小的、无症状的患者可以不治疗;由于成人的腘窝囊肿常伴有关节内病变,囊肿较大、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术并注射皮质激素,但囊肿较易复发,因而现已较少应用。对于成年患者一般建议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囊肿的同时治疗关节内病变,减少复发率。

手术治疗:

可选用开放切除术式,但术口较大,愈合后的瘢痕明显,影响美观。现一般采用的术式为切口较小的经关节镜的术式。

经关节镜术式1:缝合膝关节腔与囊肿之间的横孔,消除单向流动的类阀门机构结构——横孔,一段时间后囊肿会自行吸收消失。

关节镜下缝合横孔

经关节镜术式2:关节镜下观察到连通膝关节腔与腘窝囊肿的横孔,经横孔将刨刀伸入囊肿内,将囊壁切除,并将横孔扩大。原理是将横孔扩大后,类阀门结构被消除,关节腔与囊肿之间的液体可双向流动,则囊肿内不会积聚越来越多的液体而肿大。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zmzhgjy/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