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基层医师和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够,易出现误诊或患者延误病情的情况。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的全球发病率为0.5%~1%,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0.42%,总患病人群约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我国RA患者在病程1~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18.6%、43.5%、48.1%、61.3%,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RA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控制疾病进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就医
与治疗现状分析
我国RA的诊治水平仍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而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除了与我国风湿科专科医师严重缺乏、接诊医师对RA的治疗不规范等因素外,还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够、延误治疗时机有关。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症及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迷惑性,广大患者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治工作过程没有正确、充足的认识,以至于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且这类因素在生活中较为普遍,延误病情诊疗的同时,也极大地浪费了患者及义务人员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医疗资源。
通过相关文献对48例均经过系列检查证实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问询调查,初步了解和分析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与治疗现状,具体情况如下。
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1:29;患者平均年龄(35.5士6.7)岁,平均病例程(8士4.7)年。患者首次就诊科室为骨科门诊19例,康复科室17例,风湿免疫科12例;确诊科室为风湿免疫科21例,康复科室16例,骨科门诊11例;患者确诊时间为4个月~6年,平均确诊时间为11.6个月,确诊时间长于一年的患者是26例,占比54.17%;随诊时间间隔为2个月至3年,平均随诊时间间隔为11.9个月,31例患者随诊间隔时间长于1年,占比64.58%,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8例,仅占16.67%;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的患者41例,占比85.42%,以激素治疗为主患者2例,占比4.17%,无固定治疗方式患者5例,占比10.41%,详细结果分析见下表: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首次就诊主要科室依次为骨科门诊、康复科室、风湿免疫科;主要确诊科室一次为风湿免疫科、康复科室、骨科门诊;确诊时间长于一年的患者占比54.17%,随诊间隔长于1年的患者占比64.58%,接受规范治疗患者占比仅16.67%;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的患者占比85.42%,激素药物治疗为主患者4.17%,无固定治疗方式患者10.42%。可见患者初次就诊的方向即不明确,严重阻碍了确诊及后续治疗。总之,当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次就诊方向不明确,确诊时间及随诊时间间隔过长,治疗方式普遍不正规。
那么误诊、拖延病情具体
有哪些表现呢?
1
早期诊断延误
RA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影响重大。
调查显示,我国RA患者从出现典型的多关节肿痛及晨僵等症状至确诊为RA的中位时间长达6个月,25%的RA患者经1年以上才能确诊。
2
RA早期不重视规范的治疗
RA关节病变是由炎性细胞浸润及其释放的炎性介质所致。尽早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作用,能有效阻止或减缓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病变。故RA一经确诊,应及时给予规范治疗。
研究显示,不规律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是RA患者关节功能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3
RA治疗方案选择不当
RA治疗的方案没有综合考虑关节疼痛、肿胀数量、实验室指标(1B)、关节外受累情况及监测RA的常见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
预后不良因素的评估在RA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和选择相应药物提供参考。
多项预测模型显示,关节疼痛、肿胀数量以及升高的ESR、CRP、RF和ACPA等实验室指标均为关节损害进展的预测因素。预后不良因素可协助医师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4
RA患者过度依赖于激素药物的快速止痛效果
糖皮质激素具有高效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其副作用也较大。我国的风湿疾病注册登记研究显示,40.6%的RA患者不同程度地接受过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横断面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用药不规范问题在我国仍然很突出:用药疗程过长(如大于6个月)的RA患者占70%;仅接受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的患者占11.3%。因此糖皮质激素在RA治疗中的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5
RA患者不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患者教育对疾病的管理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RA的治疗效果。
这里也包括患者对RA疾病的定期监测与随访,同时肥胖和吸烟不仅增加RA的发病率,也会加重RA的病情。研究显示,合理饮食有助于RA患者的病情控制。每周坚持1~2次的有氧运动(而非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助于缓解疲劳感。
类风湿关节炎虽是致残率及复发率极高的疾病,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已实现可治可控了。专家提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关节莫名肿痛,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找专业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就诊,早诊断早确诊早治疗是实现良好预疗效的关键前提。
参考文献
[1]刘栩,贾园,安媛,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2(:9)-.
[2]陈佩珏.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8(20):13-14.
[3]邵耀明,倪芳颖,陈国千,等.类风湿关节炎实验诊断指标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15(10):-.
[4]李长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现状与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7(2):62-64.
来源:风湿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lnrgjy/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