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女,36岁。于年11月20日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患者自诉全身多关节疼痛不适6年余。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多次给予抗炎、止痛、针灸、艾灸及中药调理(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后,不适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入院查体示:双手掌指、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侧膝关节压痛阳性。查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阳性。风湿三项:抗链球菌血素O:.4IU/mL;类风湿因子:.5IU/mL;C-反应蛋白:53.5mg/L。红细胞沉降率:68mm/h。
中医刻下症
患者发热,恶风畏寒,晨僵明显,周身关节疼痛剧烈,遇冷则痛甚,得热热熨则安,舌淡,苔薄,脉浮紧。
中医辩证
风寒湿瘀阻络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逐湿。方药继续予以:自拟温经蠲痹汤加减。
方药如下:桂枝10g炒白芍15g当归15g豨签草15g伸筋草15g海风藤15g青风藤15g络石藤15g穿山龙30g珍珠透骨草10g秦艽15g羌活10g独活10g骨碎补10g防己10g防风10g片姜黄10g槲寄生15g地龙10g僵蚕10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西医治疗
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皮下注射,2次/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g,口服,2/日)。
患者依上述方案治疗22天后,自诉全身多关节疼痛不适明显减轻。查体示:双手掌指、指间关节肿胀消退,双侧膝关节无压痛。复查风湿三项:抗链球菌血素O:.2IU/mL;类风湿因子:.8IU/mL;C-反应蛋白:20.6mg/L;红细胞沉降率:23mm/h。
温经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痹症或痹病)技术,萌芽于江苏马培之、章次公,经国医大师朱良春等借鉴前贤、师承研习、创新发展,形成了善用草木药与虫类药配伍,协同增效,以“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独特风湿病诊疗技术,自章次公肇始到朱良春等形成发展于南通,传播于海内外,至今已余年历史。以此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温经蠲痹”技术应用于多种风湿病的治疗,经临床验证,可以解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关节畸形,防治内脏损害发展,为广大风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武威医科院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年,是我院的一级临床科室。科室拥有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3个,住院部1个。近年来,科室先后承担市级科研项目8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教学能力。科室现有医生11名,其中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主任医师3名(外聘专家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护理人员20名。
科室学科带头人李应宏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6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肿瘤、皮肤病、风湿免疫病、脾胃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等疾病。曾在天津中医院、医院、甘医院进修学习。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发明医学实用型专利2项;在国家级与省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科室特色:科室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病、肿瘤、内分泌及糖尿病、脾胃病、皮肤病、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尤其在风湿免疫病、内分泌及糖尿病的规范化诊治上有独到之处。科室配备的设备高频热疗机、神灯理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罗氏血糖仪、福尼亚胰岛素泵、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箱、神经肌肉刺激仪、中药熏蒸治疗仪、多功能颈椎牵引床、多功能腰椎牵引床、蜡疗机等。
全科医务人员的医疗宗旨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忠于职守、文明行医、优质护理、以人为本、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精益求精。我们的努力使为了对生命的尊重,病人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以最小的医疗花费,创最佳的医疗效果,是我们中西医结合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承诺。
科室-8122(住院部)-8443(护理站)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dyy/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