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足踝部健康是我们站立、行走、运动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出现足部不适,不但功能受限,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而针对一些常见的会引起脚部疼痛的疾病,可可今天也为大家总结了一番,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
脚后跟痛——
足底筋膜炎/足跟脂肪垫炎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足底筋膜长时间反复的牵拉导致的。
最常见的是脚跟和脚底深部的疼痛,早晨起床或静止一段时间后的第一步,可能出现疼痛加重。
建议这类患者常做一个动作:脚趾踩在垫子或毛巾上用力抓地,绷住3秒后放松。每12~15次为一组,每天3~5组。
2足跟脂肪垫炎
由于跑步及走路过多、体质下降、近期体重明显增加、鞋底偏薄等,可能会使足跟部的脂肪垫发生局部渗出而引发无菌性炎症。
该病为后跟痛,无放射性疼痛,压痛点在足跟正中靠后一点。其特点为久坐或睡醒后着地疼痛明显,活动后可适当减轻。
已有症状的患者,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平日也要减少行走时间,并多穿厚底软底鞋,以免磨损更严重。
2
脚踝疼痛——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炎
1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当脚踝关节进行极度的背伸(向上勾脚)或者跖屈(脚尖向下踩)时出现脚踝前方或者后方疼痛,需要考虑存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好发于踝关节创伤后,严重情况下,影响踝关节屈伸活动,伴有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无法剧烈运动。
2踝关节炎
踝关节炎可分为骨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创伤性关节炎多有外伤史。
踝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和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踝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针对脚踝疼痛的情况,建议大家平时做到3点:
调整踝关节角度
最好将脚部和小腿的角度调整为90度,让踝关节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固定踝关节
疼痛比较严重可以采用外部工具对踝关节进行固定。
注意保暖
这样周围血液能够保证正常的循环,有助于踝关节更快恢复以及缓解痛感。
3
脚掌疼痛——
应力性骨折/跖痛症
1应力性骨折
如果在脚掌处出现疼痛,足背出现肿胀,而且是在打篮球、足球、长跑、跳绳等运动后出现,那这可能是应力性骨折,也称为疲劳性骨折,就是在足骨上出现了微小的骨裂。
但是注意,女性长时间穿高跟鞋,脚得不到休息和放松,也容易出现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患者建议应改进运动方式或者停止运动,必要可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下肢支具或者足踝矫形器固定等。
2跖痛症
跖骨连着脚趾骨,处在前脚掌的部位,跖痛症通常的表现是前脚掌下跖骨头的疼痛不适,有时前掌中间还有厚重的老茧。
一般中老年女性和脚偏瘦、偏窄者容易患上这种疾病。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弓逐渐塌陷,人体对第2跖骨的压力渐渐增大,影响了缓冲压力的作用,就增加了患病率。
这类人群平时减少脚步活动、多穿弧形底鞋、定期修理脚底老茧,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我是大医生官微)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zmzhgjy/1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