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很多人会发现秋冬季节崴脚的情况比春夏季节多,这是真的吗?
天冷肌肉欠灵活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这时候崴脚不单单是因为行动不便引起的。这是因为人体肌肉的黏滞性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气候寒冷时,肌肉相对温度高时变得“僵硬”,专业术语叫“黏滞性增加”。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四肢关节欠灵活,运动前由于没有做好准备动作,关节肌肉僵硬,在运动时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引起崴脚。
其实,踝关节扭伤是非常常见的运动损伤,多数情况下是指足踝向内过度内翻旋转,同时足外侧着地,即内翻应力损伤。此时,相对薄弱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容易受到损伤。
崴脚后正确处理方式
损伤后24小时内尽早实施以下急救措施即适当地保护,适当的负重、冰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
受伤后首先要保护受伤的地方,避免恶化,在有限制的情况下维持活动,适当地休息;并在受伤后24小时内都应冰敷,在48小时后可适当地负重活动;将受伤部位压迫避免关节肿胀;将受伤部位抬高于心脏。受伤后现场简单处理后建议立即就医拍X光片,这样能排除是否有骨折,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休养在受伤24小时后,除了静养之外,可以用盐水泡脚来消肿,还可以用适宜温度的热水泡脚或者用热水浸泡毛巾敷患处,时间30分钟左右。这个时候的热敷能起到活血化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既安全又有效。也可外用云南白药喷雾剂,能起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除此之外,建议均衡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以清淡为主。
加强锻炼避免损伤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让脚脖子不易“冻僵”上面说到崴脚主要是因为肌肉变“僵硬”,对于突然的外力无法及时做出回应,即肌肉的灵活性差。所以改善踝关节周围肌肉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加强附近肌群的力量,可以很好地预防崴脚。急性踝关节扭伤一般需制动休息至少两周左右。初期进行适当拉伸与活动,等扭伤部位消肿后,负重基本无疼痛感,即可进一步进行力量训练。
岐黄轩中医馆建议主要做一些拉伸锻炼,反复的屈伸、牵拉踝关节,使原来的疤痕、粘连的组织得到松解,关节活动度恢复。但是实际上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踝关节是下肢整个负重轴的重要环节,我们也要同时进行膝关节、甚至大腿肌肉的锻炼,这样才有利于远端踝关节康复。就是说要进行大腿的锻炼,比如说到专业的健身房进行臀部肌肉锻炼、股四头肌的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包括踝关节反复拉伸锻炼,这个情况下多数会得到比较好的恢复。同时尽量少走不平坦的路,少做爬山、爬楼梯这种活动,会得到比较好的康复。
在运动过程中动作应当缓慢,在加大训练强度时要缓慢增加,避免再次损伤。
岐黄轩中医馆提醒,加强保暖老年人挂在嘴边的穿秋裤是有道理的,因为肌肉处于温热环境时稳定性和灵活性比较好,所以平时要多注意保暖、多热敷,这样能很好地预防崴脚的发生。秋冬不要再露脚脖了,别忘了把秋衣扎进秋裤里,秋裤扎进袜子里。
历史文章推荐:
正解!膝关节疼痛原来是这么回事!←点击阅读
膝关节疼痛是骨刺惹的祸吗?←点击阅读
膝盖走路不疼,上下楼疼,这是怎么回事?←点击阅读
声明:图片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岐黄轩中医馆--专业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刺)等慢性疼痛;调理宫寒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女性疾病;中医药体质调理身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wh/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