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
一、
定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
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二、
病理病因:
1.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体重过重,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2.肥胖: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亦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
3.骨密度: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4.外伤和力的承受: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5.遗传因素: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如髋关节、腕掌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在白种人多见,但有色人种及国人中少见,性别亦有影响,本病在女性较多见。资料表明表患有Heberden结节的妇女,其母亲和姊妹的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远比无此病的家属要高2-3倍。
三、
症状体征:
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
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5.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
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五、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包括理疗、药物、注射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此法适用于早期膝关节病变,即疼痛出现初期,关节尚未变形,没有器质性改变时,非手术治疗可起到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且费用相对较低,风险较小,但后期劳动过量或膝关节受伤时仍有再次出现疼痛的可能,如效果不佳后期仍需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1)膝关节镜下探查并清理术
此术是用于诊断治疗膝关节疾病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具有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次术一般多用于膝关节扭伤、长期研磨伤所导致的膝关节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及膝关节腔内软组织损伤,于关节镜下可行关节清理、韧带修补重建、半月板摘除等操作,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症状。术后要多注意休息,禁止从事过重体力劳动。
(2)膝关节腓骨高位截骨术
此术是减少膝关节内翻力矩和增大膝关节外翻力矩的治疗措施,适用于膝关节平衡结构发生改变,但间隙尚可,达不到膝关节置换指证时,多选用此法治疗。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施行腓骨高位截骨,疼痛症状会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在未行腓骨截骨时,腓骨头与胫骨外侧髁之间活动度很小,腓骨头对胫骨平台外侧支撑作用明显;腓骨截骨术后,腓骨头与胫骨外侧髁之间活动度显著增大,支撑作用消失;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力学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弓弦理论”假说:其中骨性结构为弓,而外侧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为弦;在未行腓骨截骨时,腓骨头与胫骨外侧髁之间连接较紧密,间隙较小,此时弓弦长,不能拉紧,张力较低;而在截骨术后,比目鱼肌和腓骨长肌等小腿肌肉将腓骨向远端牵拉,弓弦拉紧,形成以胫骨外侧平台为支点的一个杠杆结构,撬起股骨内髁,使内侧平台张力减低。膝关节的负荷从内侧平台向外侧平台转移,使股骨下端的机械轴重新排列,从而解除内侧间隙的骨关节炎症状。截骨位置的选择既要考虑小腿外侧柱的稳定性,又要充分利用小腿肌群向下的牵张力。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腓骨头下6cm处截骨术后效果优于于腓骨颈下截骨,这一现象可以有效地证明小腿肌肉牵拉是截骨术后疼痛减轻的一个因素。腓骨头下6cm处为粗壮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的起点下缘,于此处截骨可以完全保留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起点,部分保留腓骨长肌和胫骨后肌起点,得到较强的向下牵张力,使外侧软组织结构张力增强,减轻了内侧平台的压力。综上所述,腓骨高位截骨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力线,将负重应力由患侧室向健侧室转移。减小病变关节面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展,延迟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时间。
(3)膝关节单髁置换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新型关节外科微创手术方式,即用人工单髁膝关节替代病变的关节软骨、半月板而保留正常的关节韧带和其他组织一种局限性微创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机理是利用关节表面置换技术来弥补原有组织的丢失。单髁手术是应用MIS微创技术,使病人减少疼痛,早期活动,减少住院时间,迅速地进行康复,术后当天即可进行有序的康复锻炼。
适应症:1.单间室的骨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2.单胫骨髁或平台的陈旧性骨折。3.膝内/外翻畸形15°。
禁忌症:1.类风湿关节炎。2.太肥胖。3.膝内/外翻畸形15°。4.二或三间室病损者。
(4)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垫。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膝关节受到严重破坏的患者。当膝关节疾病经保守治疗成效不显著时,人工膝关节是最佳的选择。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可以减轻甚至完全解除,关节的功能及变形亦可明显改善。
适用于:
①膝关节各种炎症性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等;
②少数创伤性关节炎;
③股骨高位截骨术失败后的骨性关节炎;
④少数老年人的髌股关节炎;
⑤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
⑥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软骨坏死性疾病。
此术无明显禁忌症。
六、
并发症与预防护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症为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骨质增生。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dyy/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