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副所长宋岳涛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刘清黎
这还真不是骗人的,走路速度就能预测人们的寿命!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每秒;
走路速度低于0.6米每秒的人死亡率会增加;
走路速度超过1米每秒的人寿命可能较长。
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
走得快寿命就长,为何?步行时,人体60%~70%的肌群参加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需要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的支持和配合。
步行速度慢,反映出人的身体系统已经受损,也表明他步行时需耗费更多能量。所以,步速能对寿命能起到预示作用。
快走有益于延长寿命数据显示,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
保证充足的氧供给 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这样的观点,癌症的产生是因为氧的不足。可现代人面临氧气不足的因素太多——运动不足、美食、过饱、门窗紧闭等,而健步走就是一种有氧运动,可让人体内随时都有充分的氧供给。
提高心功能 研究发现,仅仅参加三个月的健身走有氧运动,男性中年人(45~55岁)的心率可从73次/分降到58次/分,而女性降得更明显。心率减慢,说明心脏的储备能力提高,有更好的控制能力。有人算了一笔账,常锻炼的人一般心率在60次/分,而不参加锻炼的人一般在80次/分,所以,常健步走的确有助于人的长寿。
对于心脏功能较差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快走运动,能够提高心功能。
不过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走得快”就一定会延长寿命。患有膝关节等各种疾病,不适宜采用这种锻炼方式。
像过马路那样走像过斑马线那样疾走 健身走应是一种疾走,就好像你要在有限的绿灯时间里过斑马线的那种走,而不是一般的散步或溜达。
强度要逐步加大 步行时间要慢慢延长,强度也要逐步加大,步行距离也要加长。可供参考的标准是:
第1周开始,可每分钟80步,步行30分钟,距离2公里。
到了第10周,步行每分钟速度提高到步,步行60分钟,距离5公里。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心肺功能,达到不断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姿势要对 快步走时的姿势得对。走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双臂保持自然下垂,在身体的两侧协调地前后摆动。要将身体的着力点放在脚掌前部,节奏均匀地向前迈步,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像军人一样昂首挺胸走 头要是老低着会加重脊椎的负担,会影响颈椎和腰椎。而且走路时脚后跟要着地,脚后跟不着地,如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会影响足弓。足弓本来有弹性,如果失去弹性,下肢肌肉不协调,会影响下肢的关节甚至腰椎,形成骨关节炎。
来源:健康时报
往期热点
为他们点赞!近三年,乐清名骨干教师下乡支教!
凌晨这一阵洪荒之雨,刷爆了乐清人的朋友圈……
手机丢了怎么办?高科技助力乐清交警“完璧归赵”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快点击
阅读原文
,收听虹桥话歌曲长命百岁的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zgjydff/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