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身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手掌穴位进行调整达到治病强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针疗法。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身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手为上肢末端,为手三阴、三阳经络气血交会联络的部位。手部经脉与全身经脉密切相连。因此手掌穴位按摩疗法,针刺手部特定穴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能对全身各部的病痛进行治疗。
手掌侧穴位
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主治高热、惊厥。
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小肠病。
15.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腰痛、遗精、阳痿。
17.三焦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胸腹、盆腔疾患。
18.肝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一、二节指骨间。主治肝胆痛。
手背侧穴位
1.前头点: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主治前头痛、胃肠痛、阑尾炎、吐泻、膝关节炎、踝及趾关节扭伤等。
2.头顶点: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主治头顶痛、神经性头痛、痛经。
3.偏头点: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偏头痛、胸胁痛、肋间神经痛、肝胆痛。
4.后头点: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后头痛、扁桃腺炎、颊痛、臂痛、呃逆。
5.颈项点:第二掌指关节尺侧缘。主治落枕、颈项扭伤。
6.咽喉点:手背第三掌指关节的尺侧缘。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牙痛、三叉神经痛。
7.眼点:拇指指关节的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多种眼病,如目赤肿痛、视物模糊、青光眼等。
8.肩点: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肩部疾患,如肩部扭伤、肩周炎等。
9.胸点:拇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胸痛、吐泻、癫痫。
10.脊柱点: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韧带扭伤、腰痛、椎间盘突出、骶尾痛、耳鸣、鼻塞。
11.坐骨点:位于第四、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
12.会阴点: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主治会阴部痛、痛经等。
13.腰腿点:手背腕横纹前一寸五分,第二伸指肌腱桡侧,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主治腰腿痛、腰扭伤。
14.踝点: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主治踝关节扭伤。
15.升压点:手背腕横纹中点。主治各种原因的血压下降。
16.呃逆点:手背中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主治呃逆。
17.腹泻点:手背第三、四掌指关节间,上一寸。主治腹泻。
18.退热点:手背中指桡侧指蹼处。主治发热、目疾、腹泻。
19.止痒点:腕横纹尺侧缘前一寸,赤白肉际处。主治皮肤痒痛。
操作方法
(1)按摩手法参照前章《教你如何做足疗》中的按摩八法进行。
(2)手取自然弯曲位,用28--30号的1--1.5寸毫针,取穴后,紧靠骨膜外面垂直于掌面直刺(除腰痛点外),以不刺入骨膜为准,深三至五分。每天或隔天1次,5--10次为一疗程。
一般用捻转、提插的强刺激手法,针刺时越痛越有效,留针3--5分钟。左病取右侧穴,右病取左侧穴,两侧病变,分别取双手。针刺时尽量让患者活动或按摩患部,例如腰痛,作前后左右弯腰活动。
(3)治疗疼痛性疾患,痛止后仍应坚持运针1--3分钟,必要可延长留针时间或皮下留针。针刺腰痛点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30°,针身向掌面侧,从伸指肌腱与掌面之间刺入。亦可作内、外透刺。
选穴方法
(1)各种疾病,选用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1--3对。
(2)主治性能相同的穴位可配合使用。如扁桃体炎,可以同时选取后头顶、咽喉点和扁桃体点。
(3)也可将主治作用和对症治疗的穴位配合应用。如发热兼有头痛,可取退热点和头痛点相同。
适应症
各种扭挫伤、落枕、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腰腿痛、头痛、胃肠痛、臂痛、痛经、肠痈、椎间盘脱出、癫痫、胸胁痛、胆绞痛、眼病、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颊痛、会阴疼痛、呃逆、腹泻、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下降、发热、皮肤瘙痒、疟疾、哮喘、夜尿多、尿频、足跟痛、高热、惊厥、昏迷、中暑、心血管病、腰痛、遗精、阳痿、急慢惊风、小肠疾患、支气管炎、咳嗽、耳鸣、鼻塞等。
注意事项
1.按摩或扎针手法重,刺激强,应注意到年老体弱、严重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要慎用,以防止意外。
2.针刺易入肌腱和掌骨之间,不可伤及骨膜。
3.手部血管丰富,按摩手法应轻柔缓和,扎针要避免刺伤手掌中的动脉网,导致手掌部血肿。
4.扎针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此疗法对于各种疾病所致的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如急性扭伤性疼痛、头痛、胃痛、腹痛、痛经等。
手掌点穴按摩法
手掌点穴按摩法,是对手掌上的相关穴位进行点压或按摩,从而达到治病健身目的的一种疗法。
这种疗法,是运用中华民族的易医原理,根据手掌中八卦穴位来取穴点按,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外部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大道至简,安全有效,与象数疗法同道同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与象数疗法可以相结合,也可以独立运用,是自然疗法长青树上的一枝富有生命力的花朵。
《中医微创埋线(美容/减肥/疼痛/内科病)及舌下取栓排瘀技术》研修班——邀请您参加学习!
培训内容一:
①中医微创穴位埋线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及针对临床常见病症的治疗原则、辨证分型和处方配穴、现场实操,学会为止;
②穴位埋线疗法在肥胖病、美容方面的诊断及治疗(痤疮、黄褐斑、除皱);
③穴位埋线对常见疼痛病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
④穴位埋线在内科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患:胃炎、胃溃疡;治疗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失眠、干眼症、便秘、癫痫、振颤麻痹等);
⑤穴位埋线调理与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综合症、亚健康及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应用;
⑥穴位埋线常用穴位的定位,埋线特点,注意事项;
⑦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
⑧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及现场操作演示。
培训内容二:
(1)内科疾病:感冒、高血压、肠胃病、心脑血管病等。
(2)外科疾病:多发性毛囊炎、软组织损伤、痔疮、甲沟炎等。
(3)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关节炎、扭伤、腰肌劳损、手足发凉、脚气等。
(4)神经系统疾病:视神经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脑梗死、脑血管病及后遗症、记忆力减退、神经功能紊乱等。
(5)五官科疾病:急性结膜炎、迎风流泪、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口唇干裂、鼻炎、慢性中耳炎等。
(6)妇科疾病: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乳腺小叶增生等。
(7)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
(8)皮肤科疾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面部痤疮、黄褐斑、色素沉着、斑秃等。
▲招生对象:凡从事内科、疼痛科、针刀科、中医科、康复科、养生、美容及乡村医生等各医疗单位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均可参加学习。
▲培训费用:元/人。(包括教材、学习费、实操费、证书等)(联系谭老师可申请优惠元学费)
▲培训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rhzlgjy/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