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踝关节炎 >> 关节炎危害 >> 正文 >> 正文

有一种无名的关节肿痛,叫做滑膜炎

来源:踝关节炎 时间:2021-12-5

滑膜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关节液无法正常生成

和吸收,膝关节就会产生积液。

滑膜的形态改变还会侵袭膝关节软骨,

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存在很大的致残危机。

百康贴提示:健康新生活·从这里开始

滑膜炎

这个病名被很多患者挂在嘴边,只要是关节疼痛,首先给自己就诊断了。细细问一句,什么是滑膜呀?滑膜炎是怎么回事儿啊?

首先提出门诊接诊滑膜炎患者,会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也许你也曾经遇到过,也是滑膜炎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医生,我听说滑膜炎治不好治疗,滑膜炎真的能治好吗?

(2)医生,我得了滑膜炎,打了好几天抗生素了,怎么还是不见好转啊?

(3)医生,我主要是关节肿胀积水,你怎么给我开的都是止痛药啊?

(4)医生,我膝关节积水,抽了好几次,每次抽完过几天又肿起来了?

什么是滑膜炎?

如果把关节腔比作一个房间的话,那滑膜就相当于房间里的壁纸。因此,滑膜也就是附着在关节腔内壁的一种软组织,它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分泌滑液,也就是给关节分泌润滑剂同时保护关节软骨。既然滑膜存在于关节腔里面,理论上讲,人体任何一个关节都可能发生滑膜炎,但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是膝关节滑膜炎,其次是髋关节和踝关节滑膜炎。所谓滑膜炎,也就是人体的滑膜组织发生了炎症。

根据炎症的不同种类分为感染性滑膜炎和无菌性滑膜炎。感染性滑膜炎往往伴有明显全身症状,诊断起来容易,通常能够被治愈。

我们通常说的滑膜炎,往往指的无菌性滑膜炎,也就是没有细菌感染而出现的滑膜炎。在临床上膝关节滑膜炎更为常见,而且症状迁延不愈,治疗起来相对顽固。

无菌性滑膜炎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

虽然没有细菌感染,但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特征,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急性滑膜炎或滑膜炎急性发作。急性期滑膜炎通过积极治疗,往往能够痊愈不留下后遗症,若治疗不及时,转变成慢性滑膜炎,往往会反复发作,影响运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滑膜炎引起关节肿胀,疼痛

老年人患滑膜炎的原因

膝关节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

▲老年人滑膜炎病理改变

年轻人患滑膜炎的原因

年轻人膝关节滑膜炎主要是因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而造成的,如半月板损伤、滑膜损伤、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

另一原因是风湿,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侵犯关节的滑膜,引起急性滑膜炎,或者迁延不愈最后转变成慢性滑膜炎。

儿童患滑膜炎的原因

儿童滑膜炎通常出现在旅游爬山,或者继发感冒发热之后,患儿通常有短时间内大量运动或长时间走路,登山诱因,部分患儿也因跌倒扭伤发病。

导致滑膜炎的原因

1、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滑膜炎症。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滑膜炎。

2、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滑膜退变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超量运动诱发滑膜炎

3、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作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4、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滑膜炎,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滑膜炎的症状

1、轻度滑膜炎:以关节疼痛为主,关节肿胀不明显或伴有轻度肿胀,走路咯吱咯吱弹响声,上下楼或用力时关节疼痛或有不适感。

2、中度滑膜炎:关节肿胀,疼痛不明显,下蹲或打弯有不适感、个别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过度运动后肿胀。早晨症状比较轻,晚间加重。

3、重度滑膜炎:关节肿胀、疼痛比较明显,并伴有积液、骨刺、游离骨。

4、骨质增生型滑膜炎:关节疼痛,肿胀明显,上下楼更厉害,僵硬不灵活,活动时有咯吱咯吱弹响声。

5、髌骨软化型滑膜炎:走路时关节酸软没有劲,跑步时腿打软,无法伸屈。下楼时疼痛加剧,休息时症状消失。

6、半月板损伤型滑膜炎:走路时腿容易别劲。偶尔会出现腿突然间不能行走,感觉像有东西把腿别住了一样,得稍作休息才能恢复正常。一般爱运动的人或特殊职业的人,损伤几率比较高。病程时间长了以后会伴有小腿肌肉萎缩变形。还有一部分特殊人群,滑膜炎症状出现在脚踝关节、髋关节,症状与其他关节有所不同,但病理基本一样。

7、小儿滑膜炎的症状:患儿发病部位大多在髋关节,患儿坐卧、运动、走路会有疼痛感;会出现踮脚(一瘸一拐)现象;发病时间在感冒过后一段时期较多。发病前期父母不易发现或易误诊。

治疗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的滑膜炎多数指的是无菌性滑膜炎,这一类滑膜炎使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头孢,克林霉素等)消炎是无效的。

对于关节腔积液,少量积液是完全可以自己吸收;对于大量关节腔积液患者,我们不推荐反复抽液体。如果滑膜炎症不能控制,反复分泌过多滑液,无论你怎么抽取液体,关节还是会继续肿胀,只有真正控制滑膜的炎症,滑膜不在分泌液体,这样才能真正彻底控制关节腔积水。

01

化学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药物以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为主(双氯芬酸钠,戴芬,西乐葆,力美松,安康信等),主要分为口服与外用两大类。

02

抽取关节腔积液(不推荐)

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关节腔内的压力,改善患者关节胀痛和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适用于关节腔积液量较大的患者(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要求,防止出现关节感染)。对于滑膜炎较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在抽吸操作结束以后用弹力绷带对患侧膝关节进行适当的加压包扎,以期减缓积液的产生。

03

关节腔注射疗法(不可长时间应用)

包括封闭针、玻璃酸钠注射液等,往往与关节腔积液抽吸治疗配合进行,先将关节腔积液尽可能抽吸干净,然后将封闭针或者玻璃酸钠注射液直接注射进关节腔内,再用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

04

消除避免滑膜炎的诱发刺激因素

对于急性损伤引起的滑膜炎,关节制动2-3周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要避免关节受凉,急性期避免运动,减少步行距离,儿童滑膜炎还可以适当皮肤牵引。

05

中医药治疗

针对滑膜炎导致的疼痛肿胀以及积液,在控制症状、缓解疼痛、消除积液方面,中医药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以外用膏药、针灸、硼砂等各类中医药方面,疗效确切,另外,在筋骨关节疾病领域,中医药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传统的正规中医正骨方法和传统膏药,在筋骨关节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真正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接骨续筋的作用,对症状的改善、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而且还没有激素药物等的副作用。

06

手术治疗

对于因类风湿、强制性脊柱炎等引起的滑膜炎年轻患者,以及绒毛结节状滑膜炎等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滑膜,避免进一步侵害关节软骨及骨组织。

对于年长者、骨质增生及骨性关节炎继发的或者由于其他内科疾病(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治疗不当而导致的重度滑膜炎患者,除了滑膜炎之外,更主要的问题是其关节软骨面的磨损或者侵蚀破坏,所以单纯的滑膜清理、切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时优先考虑做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在将病变的关节面换成人工关节假体的同时,还要对关节腔内的炎性滑膜组织进行非常彻底的清除,以确保术后不会出现炎性积液(术后的关节腔内为血性积液),再配合以专业规范的个体化术后康复训练计划,基本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

如何预防滑膜炎?

01

避免膝关节过度活动及劳损

下肢剧烈运动者(如舞蹈演员、运动员、搬运工等)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滑膜退变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

02

控制体重

过于肥胖者,要适当控制饮食,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的摄入,将体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减轻关节上的压力和磨损程度,可以预防关节滑膜炎。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滑膜炎。

03

适当运动

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滑膜炎,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04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衣着,保护好滑膜炎容易发病的膝关节部位,不要再贪恋空调,平时多注意活动锻炼,更好的预防滑膜炎,必要时穿戴护膝既可以保暖,也可以保护关节。

05

合理膳食

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滑膜炎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年人可以适当补充钙质、维生素D等与骨代谢关节密切的药物,同时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减慢骨组织的衰老和退行性改变进程。

真诚为大家输送健康实用知识,欢迎点赞、分享、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欢迎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wh/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