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踝关节炎 >> 关节炎危害 >> 正文 >> 正文

正气养生论三十一对症养生痊愈快1

来源:踝关节炎 时间:2018-10-13

正气养生论(三十一)对症养生痊愈快(1)关节炎B

.01.10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关节及周围组织呈现进行性破坏,使受损关节发生功能障碍。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以女性多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患者发病于35-50岁。类风湿发生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

调摄不慎,嗜欲无节等,致气血肝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虚,无以充养筋骨,至虚之处,容邪之所,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即成疾。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

1、具体现象。

初发起病缓慢,有疲倦、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佳、低热、手足麻木刺痛等。

2、从小关节开始发病。

关节常从四肢远端小关节开始,再发展到其他关节。

3、近侧指间关节肿大。

近侧指间关节呈梭状肿大。其次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

4、运动疼痛。

关节疼痛、肿大,呈对称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当自动或被动运动时都会引起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1)疼痛早期有关节局部痛感,尤其在活动期,伴有触痛及压痛。

2)僵硬关节僵硬,在晨起开始活动时最为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改善。

3)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弥漫性肿胀,表面温度略高于正常关节。

4)畸形后期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偏畸形;如发生在足趾,呈现爪状趾畸形外观。

5)皮下结节30%~40%的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

6)体温升高急性期某些患者可出现低烧。

类风湿关节炎自查

1)晨僵至少一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

5)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6)类风湿因数阳性(滴定度1:32)。

具备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法

1)针灸:选取肩髃、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昆仑、太溪、解溪等穴位;或根据疼痛肿胀部位采取局部取穴,或循经取穴。针刺时根据寒热虚实不同配合针刺泻法、补法,或点刺放血、穴位注射等。

2)推拿按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施行推拿,由轻渐重,由点到面,由慢而快,由短至长。即推拿从主要部位开始,逐渐升级,使患者能忍受为度,切忌暴力,以免造成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手法要求柔和、均匀、有力、持久,从而达到深透。

3)中药和物理疗法:中药外敷、中药泡洗、中药熏治、中药全身浸浴、中药穴位贴敷、红外线治疗、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等。

4)运动疗法:

(1)治疗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运动疗法,有三个主要目的:

①保持或改善病变关节的功能和运动范围;

②防止肌肉萎缩;

③可以使病人精神振奋,体力增强,唤起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2)运动形式:运动形式有两种:一是主动运动,是主要的运动形式,是由患者主动以肌肉形式来完成;二是被动运动,是指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外力可以是机械力,也可是他人或本人健康肢体的协助之力。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肢体运动障碍,起到放松痉挛,防止肌肉的粘连,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恢复和维持关节活动度。

(3)操作方法:

①指关节操:握拳与手指平伸交替运动。握拳时可紧握铅笔或粗一点的棍棒;平伸时可将手掌和手指平贴桌面,或两手用力合掌。

②腕关节操:两手合掌,反复交替用力向一侧屈伸,亦可紧握哑铃做手指屈伸运动。

③肘关节操:手掌向上,两臂向前平举,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达肩,再迅速伸掌和伸肘,反复进行多次,然后两臂向两侧平举,握拳和屈肘运动如前。

④肩关节操:一臂由前方从颈旁伸向背部,手掌触背,同时另一臂从侧方(腋下)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尽量使两手手指在背部靠近,每天反复多次。

⑤踝关节操:取坐位,踝关节分别作屈伸及两侧旋转运动。

⑥膝、髋关节操:下蹲运动与向前抬腿运动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运动疗法应根据病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类风湿性关节炎方剂

1、风湿阻证: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如:羌活胜湿汤加减。)

2、寒湿阻证: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如: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3、湿热阻证: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如:宣痹汤合四妙散加减)

4、痰瘀阻证:活血行瘀,化痰通络。(如:小活络丹加减。)

5、脾肾亏虚:健脾益气,补肾祛寒(如:补肾祛寒治尪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6、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蠲痹通络。(如:独活寄生汤加减)

类风湿性关节炎秘方:

1、干辣椒末30克,生姜克,大葱克,烧酒毫升。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2、铁板一块,烧热,用厚毛巾包好,洒上米醋。待毛巾冒出蒸汽时,趁热敷患处。每日2-3次。注意防止烫伤。

3、蒲公英根适量。捣烂,装瓶至一半,加满烧酒,放置10天后可用。每早服1次,每次15-20毫升。

4、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共为粗末,用高粱酒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5、桂皮、牛膝、乌药各15克,松针一把,加毫升烧酒,泡1周以上。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6、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加入50%酒精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处,每日数次。

7、穿山甲、全蝎、当归、僵蚕、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断、红花各10克,甘草3克。取乌鸡一只去内脏,将上药放鸡腹中,入锅内煮熟(不放盐),食肉喝汤。

8、桑枝克,海风藤、络石藤各克,豨莶草10克,海桐皮、忍冬藤各60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7-10天为一疗程。

9、透骨草、木葱各等份加酒,煮沸一至二次后,净布浸裹患处,冷即换,每天一到二次,每次二十分钟。

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疗

1、薏仁山药猪肚汤:猪肚一个、薏仁、砂仁、新鲜山药、生姜,放入猪肚中口结扎好加水煮,吃猪肚、山药并饮汤。

功效:帮助恢复食欲,抑制风湿病情。

2、核桃葱姜茶:核桃仁、葱白、生姜各25g(前三药共同捣烂),茶叶15g。共放砂锅中加水一碗半直至煎沸,服下并卧被避风取汗,每日一剂。

功效:可缓解病情。(最好不喝浓茶)

3、木瓜汤:木瓜4个,白蜜1公斤。木瓜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和白蜜炼净。将调匀放入瓷器内盛之。每天早上用开水冲调1~2匙。

功效:通痹止痛。

4、木瓜粥:木瓜10克,薏苡仁30,梗米30克。加冷水适量。用武火煲沸后文火炖薏苡仁酥烂即可。每日或间日食用。

功效:祛湿消肿,能解热镇痛。

5、桂浆粥:肉桂10克(研细末),粳米50克,红糖适量。粥将熟时,加入肉桂末、红糖,再煮沸1-2次即成。趁热空腹吃下,

功效:温经散寒,暖胃止痛,适用于寒痹。热证及阴虚火旺者禁用。

6、独活当归酒:独活、杜仲、当归、川芎、熟地黄、丹参各30克,白酒毫升。先将药物研细末,分别用纱布包好放入白酒中,然后加盖密封,放火旁煨24小时再候冷即可。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肝肾亏虚,风湿痹痛。

7、黄花菜根酒:黄花菜根、黄酒各50克,将黄花菜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并冲黄酒内服。每日2次,连服数天。

功效:清热通络,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

 8、茄根酒:茄子根(或白茄根)90克,白酒毫升,将根洗净切碎,用白纱布包好封口。再将茄子根放入白酒中浸泡3日,启封即可饮用。每次茄子饮15毫升,每日2-3次,连服7-10日。

功效:清热祛风,除湿通络,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口渴、便干、发热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物宜忌:饮食应遵循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维生素、中热量和低盐的原则,少量多餐,少食刺激性食物。

1、缓解食物:

1)苦瓜、苦菜、丝瓜等食物,清热解毒,可缓解局部发热、发痛等。

2)薏仁、菜、水果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需求,改善新陈代谢,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缓解局部红肿热痛症状。

3)香菇、黑木耳等,提高人体免疫力,缓解局部红肿热痛。

4)瘦猪肉克,辣椒根克,共煮汤,调味后服,每日分2次服。缓解剧烈疼痛。

2、康复饮食:

(1)葡萄:益气补血,食之使人健壮,宜与桂圆肉同煎服。能益肝肾、强筋骨,用于气血两虚之心悸、失眠、神疲、盗汗等。肝肾不足,腰膝酸软、无力。取葡萄干克,人参10克,浸酒毫升,密封10天,每次30毫升~50毫升,每日饮服1~2次;鲜食或取汁加蜂蜜少许,温开水送服。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小便短赤涩痛。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黄汁、蜂蜜、木瓜各等份,煎为稀汤,饭前服用,每次60毫升~毫升。

(2)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可作零食或炖汤食用。用于类风湿病人脾胃虚弱、倦怠乏力、血虚、精神恍惚、心神不安等。

(3)核桃仁: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2~3个核桃。

(4)松子仁: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克~5克。

(5)栗子:补肾壮腰、养胃健脾。适用于类风湿肾虚、腰膝酸软。

(6)新鲜桑葚:平补肝肾。用鲜桑葚克,鲜桑枝2厘米长段,浸酒密封30天。摇匀,每日饮20毫升~50毫升。祛风湿、补肝肾、利血脉等作用。

(7)山楂树根(皮):用山楂树根(或皮)40克~50克,煎汤服用,亦可食用山楂果。舒筋活络,适用于疗类风湿痹症。

(8)橄榄:取鲜橄榄根(或皮)40克~50克,洗净煎水内服,亦可食橄榄果。适用类风湿痹症,手足麻木等。

(9)桂圆:补血益心、长智益脾。单用有益气补血功效。用于类风湿后期血细胞减少、体质虚弱、贫血等。

(10)山药:益气养阴、补肾、脾、肺。适用于类风湿病后口渴、乏力、出汗等。

(11)黑豆: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功效。适用于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肝肾不足。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12)枸杞子:适用于类风湿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身乏无力者,久服可强筋骨、耐寒暑、益精养血,令人长寿。

(13)生姜:解表驱风散寒、温中止呕解毒。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对心脏、血管有刺激作用,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使全身感觉温热、出汗等。类风湿病人可当蔬菜食用,或菜中作料。可配生姜60克,陈醋毫升,煎汤洗浸患肢。或用鲜姜捣烂外敷或取汁外搽等。也可用生姜、鲜葱、芫荽各30克,石菖蒲15克,共切碎捣烂,加白酒50毫升,调匀敷患处。

(14)辣椒:温中散寒,外用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治类风湿有一定疗效。

(15)莲子:清心养神益肾。《本草纲目》记载,莲子交心肾、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厚肠胃、利耳目、除寒湿等功效。

(16)骨头汤:可用猪、牛、羊、狗等关节骨或脊椎骨熬汤、熬前放几滴食醋,对类风湿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骨关节脱钙、骨质疏松有补益与调节。

2、饮食禁忌:

1)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花生、巧克力、小米、乔麦、萝卜、生菜、粘(炸糕、元宵、糯米等)、臭(臭鱼浆、臭虾浆、臭豆腐等)、冰(冷饮、冻水果等冰冻食品)、咸(咸菜、咸蛋、咸鱼等)、干酪、奶糖等食物易致过敏,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

2)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容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3)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

预防类风湿关节炎

1、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适当体育锻炼,身体强壮,抗病能力强,少患病,抗御风寒湿邪侵袭能力强。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外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天气转凉,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最重要。

3、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主要措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由于劳累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活动与休息要适度。(待续)

爱你一生一世

看完文章点个赞再走呗!

刘颐生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专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有
重庆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wh/4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