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踝关节炎 >> 关节炎危害 >> 正文 >> 正文

健康资讯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学会三招

来源:踝关节炎 时间:2018-10-8
1

什么是老寒腿

每到秋冬季、湿冷的天气、梅雨季节,季节转换时,腿凉、腿疼的老年病人开始增多,患者的症状颇为相似,均是从臀部以下发凉、怕冷,或伴疼痛、肿胀,或影响休息,严重的全身发冷,影响正常生活。因腿凉症状常年都有,且逢寒加重,故俗称老寒腿。

从中医关于腰腿痛的认识讲起。“老寒腿”其实是下肢寒凝证的俗称,为下肢肢体受外寒后,寒邪凝滞瘀阻经脉,经脉痹阻不通,气血不达,久而肢末失于气血荣养而导致的临床疾病,其症状为下肢无汗(和)或异常汗出,发凉,怕冷,酸胀,麻木,疼痛,遇风寒湿后加重,保温后缓解,部分严重患者合并骨性关节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脉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2

中医认识“老寒腿”

“老寒腿”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阐述了人体受寒后,营卫痹阻不痛,肢末失去荣养而出现麻木,疼痛的中医机理。

《素问.痹论篇》又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分别论述了老寒腿(痹症)于下肢肢体各部位的症状及体征:如肢体沉重乏力(骨痹),关节屈伸不利(筋痹),肌肉麻木不仁(肉痹)、皮肤畏寒怕冷(皮痹)、血脉阻滞不通(脉痹)等症状及体征。

3

“老寒腿”是怎么得的?

腰腿痛在古代称为“痹证”,痹是闭塞不通的意思,是指经脉、血脉闭塞不通了,有句话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是所有疼痛证总的病机。

形成痹病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外感风寒湿邪,二是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老寒腿属于“痹病”中的“寒痹”。

寒表现为阳虚生内寒,内寒更容易招致外寒,寒性收引,出现怕冷、肢体拘挛不适、抽筋、发凉、疼痛等症状;老寒腿患者受外寒侵袭,必有源头。部分患者多有下肢受寒的痛苦经历,如涉水、淋雨、受寒、着风,久吹空调等因素,询问病史,最具特点的就是患者都能回忆起比较刻骨铭心的受寒经历,后续都未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导致疾病迁延难愈,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此类患者多以怕冷,发凉,疼痛较剧烈为主要表现。

从临床来看,本病既有寒的因素,又有虚的因素,更有淤的因素。虚表现为气血两虚,肝血虚或脾肾阳虚。因为脾主肌肉四肢,肝主筋脉,肾主骨,这些脏腑功能不好,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机体就会相应出现筋脉、肌肉、关节、骨头的病变;而部分患者因虚而受寒,祖国医学称之为“虚邪贼风”,多为女性生理期、产后、久病、大病后体虚而受寒,多无明显的感寒经历及痛苦体验,初起症状不显著,此类患者多以局部畏寒,发凉,麻木,关节酸痛肿胀,严重者出现肢体萎软乏力,而无明显剧烈疼痛。

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招致寒邪的侵袭,而寒邪侵袭人体的经络,脉络凝涩,气血不通,形成淤血阻滞,不通则痛,逢寒加重,可以说是除了以上两种因素外,经脉淤阻是老寒腿又一重要的发病因素。淤表现为脉道不通,血液循环不好,出现下肢肿胀、肤色暗、疼痛等症状。

4

学会三招远离老寒腿

艾灸

温经散寒,活血通痹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患侧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等穴位,距离穴位2~3厘米,以能耐受艾条的热量为度,每穴约15分钟,每天一次即可。自己操作时注意用火,不要烫伤。

取穴方法:鹤顶就在膝盖上缘中点的位置;内、外膝眼在膝盖下缘两侧,伸腿时是两个突起,屈腿时是两个小窝;足三里在膝盖下四横指的位置。

自我按摩法

五指并拢,全掌紧贴皮肤,稍用力施压,沿直线往返快速擦动,频率为每分钟~次,感觉有热量徐徐进入体内,可根据自己的患病部位选择擦动的部位,大腿、小腿或膝盖,每个部位约1~2分钟。为了预防擦破皮肤,自己在家里可以先涂点爽身粉。这个方法也可以在泡脚时同时进行。

泡脚

俗话说,“寒从足下生,下肢暖,全身益”。对于老寒腿患者而言,平时不妨多用热水泡脚。人体的12条经络有6条发源于脚底,泡脚可起到刺激经络运行的效果。气血充足、血流通畅,寒湿之邪无处藏身,腿自然也就无忧了。

泡脚时可以在水里加些祛寒的药物,厨房里常见的花椒就是一种很好的祛寒药。花椒性温,在中药里属于祛寒类药物,能除五脏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脉,调关节。

先抓一把花椒加入适量水煎熬,待药物充分融入水中时倒入盆中先熏双脚,等水凉到能下脚时用来泡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热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因为,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韩志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wh/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