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关节炎是滑膜关节以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特点的软骨丧失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骨痹”“痹症”“筋痹”等范畴。
本期“海上名医大讲堂”请来了上海医院院长肖涟波医生,为我们讲解有关膝骨关节炎的中西结合治疗的知识。
以下是网友在课程直播中提出的部分问题:
膝关节疼痛,中医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有非常好的方法来缓解这个关节的疼痛。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60岁到80岁。对于膝骨关节炎来讲过早地进行手术,人工关节的假体有一个使用寿命和使用时间的问题。如果过晚地进行手术,到80岁甚至到90岁的时候,很多的慢性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会导致围手术期的风险明显增加。所以建议最佳的手术时机应该是在60岁到80岁,如果反复地拖延手术的时间,患者到晚上可能出现膝关节的剧烈疼痛,即静息痛,并且服用药物很难缓解,这时候的手术风险已经很高。
所以60岁以前,如果整个骨关节的间隙没有狭窄,我们采取中药、推拿、针灸也完全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来缓解膝关节的疼痛。对所有的这些判断需要医生根据症状、体征、X线乃至CT、磁共振的表现来对你进行综合判断,来缓解膝关节的疼痛。
滑膜炎且有半月板损伤,能治好吗滑膜炎是膝骨关节炎的早期或者中期表现。对于滑膜炎的病人,在早期的时候或者运动之后,膝关节会肿胀,髌上囊的地方会出现肿胀,有时候膝关节里面会有积液,这是因为运动或者损伤导致了滑膜的炎症。滑膜的炎症会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在关节腔里面,炎症因子会导致关节腔的积液。
这个时候我们采取的治疗方法有这么几种:第一个是关节腔注射。关节腔注射的药物,在第一次注射分3到5次,每周注射一次,里面主要是透明质酸钠,这是模仿人体关节液的一种润滑剂,长期注射应该没有太多的副作用。在第一次注射的时候会少量地用点激素,这个时候对消除滑膜炎症、减少关节腔积液是非常有用的,医院里面一般不要超过2到3次。
还有一个药物就是利多卡因或者罗哌卡因,这是一类麻醉药。这些药物就是注射进你的关节腔里面的油针,这个油针在我们的临床实践当中和现在的专家指南里面应该来讲都是非常有效果的。
我不太主张往关节腔里面注射中药制剂,我们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我们选用的穴位可以是阴陵泉、阳陵泉、膝眼等穴位,可以使用电针治疗滑膜炎,对治疗早、中期的骨关节炎也是非常有疗效的。
我们也可以采用手法推拿的方法,来缓解早期的膝骨关节炎的疼痛。也可以采用中药饮片,就是说根据你的辨证论治来给你进行处方,来消解你的关节的滑膜炎。所有的中药、推拿、针灸都是有用的,这时候可以结合你的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锻炼来消除滑膜炎,使之得到缓解。
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想换右膝盖风险大吗在类风关风湿内科严格的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类风关病人的关节在继续破坏,这个时候需要风湿外科医生早期地进行干预。
干预的方法,主要是在早期关节镜的滑膜切除术,如果在这时进行关节镜的滑膜切除,可以延缓类风关人工关节置换5到0年的时间。如果看到膝关节的间隙已经狭窄了,关节的活动还是好的,又没有严重的畸形,建议特别是年轻的患者不要急于行人工关节的置换的手术,医院找专科的医生来做关节镜的手术。手术之后很多患者能够消除疼痛,在规范的药物治疗下,能够确保你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关节活动的能力。
类风关的关节镜治疗,远远大于关节镜在膝骨关节炎上面的治疗效果,所以类风关病人应该尽早或者多次的接受关节镜下的滑膜切除手术。至于类风关的人工关节置换的风险,确实比膝骨关节炎的人工关节置换的感染高一些,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专业的指导下面,找有经验的风湿外科,特别是风湿关节外科的医生来做这个手术,来确保把风险降到最低,来确保手术的成功。
专家简介
肖涟波
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上海医院院长、关节外科学科带头人
世中联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关节炎组组长,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类风湿关节学组组长,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手术伤口管理学组委员,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骨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人工关节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医院管理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分会委员会会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骨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关节障碍康复学组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关节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学术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员会关节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骨伤专业质控组专家,安徽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兼职教授,《国际骨科学杂志》编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
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8年,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工作近3年,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关节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长宁区领军人才,长宁区名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关节置换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省部级课题5项,局级课题8项,区级课题4项;迄今为止,总共发表论文90余篇;以第一负责人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主编合编专著9部,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擅长:髋、膝、踝、肘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颈肩腰腿痛的综合治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dyy/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