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伏天,除寒湿好时机
“以热祛寒湿”的好时机——“三伏天”到啦!(年的三伏天时间表:7月17日——7月26日,头伏;7月27日——8月15日,中伏;8月16日——8月25日,末伏)
夏季,暑湿很重,容易侵犯身体,再加上天天吹空调、喝冷饮、穿短装,体内淤积大量的寒湿。到了秋冬季节,体内淤积的寒湿,会让我们的五脏六腑受寒、生病。
古时候就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夏季天气炎热,尤其是“三伏天”,阳气很旺盛,毛孔张开,心火正盛,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与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若错过这个季节,陈寒未去、又添新寒,慢慢导致寒凝成结、必会气血淤阻,这叫“寒凝血滞”。毒素堆积形成疾病,身体炎症反反复复。
2
十人九湿,寒湿重健康隐患多
中医认为:寒湿是万病之源。寒湿重的危害可不小,体内寒湿一旦爆发,女性变成“三多女人”,男性肾气不足,问题频发。
女性易成“三多女人”
丨多寒现象:体温长期低于36.5°C,代谢率低,腹部赘肉增多,各种月经问题;臀部温度下降1℃,妇科疾病提高3-5倍,免疫力下降10倍;
丨多湿现象:湿寒会月经提前,水样白带;湿热会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关节问题困扰不断;
丨多瘀现象:淤在直肠会便秘,有痔疮;淤在子宫,易得肌瘤;淤在卵巢,易得囊肿。
男性肾气不足,雄风不振
丨精力不足:脑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
丨情志不佳:常常情绪不稳定,头晕、易怒、焦虑、抑郁;
丨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工作、生活没激情;
丨机能下降:尿频尿急、畏寒肢冷,疲劳,时间越来越短,不尽兴。
3
妙!三伏天做艾灸,以火除寒湿
寒湿重,需要引火下行,虚病也需火来刺激运行。所以中医总结认为:“寒病得火而散,热病得火而解,虚病得火而壮,湿病得火而消。”
除寒湿,中医里的艾灸效果非常好。艾灸通过燃烧释放热量,艾火的热力会温和刺激人体穴位,温经通络,肌肤在受热后毛孔张开,这时艾草的药效,随热力通过毛孔一点点的深入到你的五脏六腑中,这股无形的能量就像太阳蒸发水一样,你的寒湿也随着艾火的热力蒸发掉了。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艾草药力也最强。此时做艾灸,借助天时,可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一举扫荡体内的寒湿,防止冬季复发,特别是对阳气、肾气不足的人群来说,效果更佳。
4
百年中医世家,专为粉丝定制
三伏天,艾灸在家自己做,不求人
年,有百年历史的永康中医世家出了个好东西。一款令所有人大呼过瘾的“艾灸神垫”,专为互联网上的粉丝定制,不用出家门,在家就能自己做艾灸。
不用找穴位,就能做艾灸
这个艾灸垫,看似构造很普通,但非常有用,垫子上方有一个面积很大的灸盘,艾柱燃烧产生的热量与药力从21个小孔深达身体,因为施艾面积大,可以直接用找反射区,也叫区位灸,不用找穴位那么麻烦。
操作简单,效果惊人
操作超简单。打开艾灸盘,点上艾柱,然后盖好,坐灸20分钟左右,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感觉到体内的寒湿逼出来了,手脚暖烘烘的,就像吃了补药一样。
不少人寒湿重,趴着灸了几次小肚子,大便就不黑了,成了香蕉便。还有的人经血少,闭经,月经颜色深的血虚体质,灸了一段时间就好了很多。体虚乏力的,颈肩腰腿痛的,失眠的,肥胖的痰湿体质,用一个好一个,大家都赞不绝口。
“在家里轻松就能做艾灸”、“不用找穴位”、“省事省钱省力”,网上青一色的好评,短短几周就有超过多的粉丝体验过。
施灸部位多,随时随地做艾灸
灸的部位多,想搬到哪里就搬到哪里。一边喝茶一边灸,一遍看书一边灸,一边看电视一边灸,灸背部、灸臀部、灸胸部、灸足底,比悬灸、雷火灸等方便太多。
永康中医世家,施艾高手,专注30年
中医世家第三代嫡传人李永康
永康是中医世家,李玉田、李少候、李永康三代人百年传承。年在汉口洞庭街,李永康、黄国庆夫妇二人开创了中国早期的中医美容院。国医泰斗关幼波大师亲自为他题词“中医世家”。三代人都擅长治疗妇人之病,运用中医的刮痧、艾灸、熏蒸等理疗之法,配合炮制的丸、散、膏、丹等中药特色方剂治好不少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gjydyy/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