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远期临床疗效
刘娣,马若峰,李春,武永利
医院中医骨伤科
摘要:目的评价四逆汤饼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将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逆汤饼灸组、隔姜灸组,分别给予四逆汤饼灸和隔姜灸治疗,14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中远期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四逆汤饼灸疗法和隔姜灸疗法均可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四逆汤饼灸组总有效率高于隔姜灸组(P0.05);四逆汤饼灸组和隔姜灸组末次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均降低(P均0.05),Lysholm评分均升高(P均0.05);末次治疗后6个月四逆汤饼灸组与隔姜灸组比较,VAS评分降低(P0.05),Lysholm评分升高(P0.05)。span=""结论四逆汤饼灸疗法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且中远期疗效佳。膝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炎病,属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慢性疼痛、肿胀、畸形及进行性膝关节功能障碍为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1-2]。艾灸治疗骨关节炎疾病由来已久,诸多学者的研究[3-4]也证实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针对我地区KOA的发病特点,本课题组采用四逆汤饼灸疗法治疗该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例接受四逆汤饼灸及隔姜灸的KOA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四逆汤饼灸中远期疗效显著高于隔姜灸疗法,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年5月-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院中医骨伤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患者,纳入其中符合KOA诊断标准的患者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逆汤饼灸组和隔姜灸组,四逆汤饼灸组61例,隔姜灸组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组别n年龄/岁女性[(例)%]病程/年Lysholm得分/分隔姜灸组.9±8.(57.6)4.93±1..3±5.12四逆汤饼灸组.2±7.(59.1)5.64±1..5±5..2KOA相关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1.2.1诊断标准参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5]。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有关膝骨性关节炎的辨证标准,主要针对风寒型。风寒型主症:膝关节痛,红肿积液;次症:活动受限,痛势阵作,遇风、寒、湿邪症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紧。1.2.2纳入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40~75岁;(3)入院前视觉模拟量表法(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分≥5分;(4)近2周未使用其他内治、外治疗法的患者;(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2.3排除标准(1)膝关节及周围有严重皮肤破损、溃疡者;(2)合并骨折、结核、肿瘤、类风湿等骨关节疾病;(3)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4)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等疾病并(或)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5)对药物过敏者;(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7)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治疗者。1.3治疗方法1.3.1四逆汤饼灸组患者仰卧位,膝关节自然伸直位,选取膝关节周变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血海为主穴,配合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穴,精确穴位定位,取四逆汤饼(依照古方中药物组成及用量,取一定量的附子、干姜、甘草,与蜂蜡融合制成饼状物,直径约4~5cm,厚约0.2~0.3cm)置于上述穴位上,将预先准备好的艾灸置于四逆汤饼上并点燃,灸5壮,1次/d,14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期间休息2d,连续治疗2个疗程。1.3.2隔姜灸组隔姜灸组采取与四逆汤饼灸组同样的穴位、操作方法和疗程。1.4判断标准1.4.1疗效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好转: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感减轻,活动功能好转,基本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未愈:关节疼痛、肿胀及僵硬无明显改善,影响至不能正常生活。1.4.2VAS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VAS[7]:先将一条标有10个刻度的游动标尺面向患者,其次告知患者0处表示无痛,10则表示疼痛剧烈无法忍受,再次让患者评判自己的疼痛属于哪个等级,最后记录两端分别刻有“0”、“10”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2)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对受试者膝关节运动予以评分,包括有无跛行、绞锁现象、关节不稳、疼痛、肿胀、上下楼梯的困难程度、下蹲的困难程度,其评价分数与症状成反比。1.5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疗程后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局部疼痛及功能受限情况(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个疗程后四逆汤饼灸疗法和隔姜灸疗法均可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四逆汤饼灸组总有效率高于隔姜灸组(P0.05),span=""见表2。表2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与隔姜灸组比较*P0.05span=""组别n治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隔姜灸组.0四逆汤饼灸组.4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Lysholm评分比较四逆汤饼灸组和隔姜灸组末次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均降低(P均0.05),Lysholm评分均升高(P均0.05);末次治疗后6个月四逆汤饼灸组与隔姜灸组比较,VAS评分降低(P0.05),Lysholm评分升高(P0.05),见表3。表3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Lysholm评分情况(分,x±s)组别nVASLysholm治疗前治疗前治疗后隔姜灸组.9±0.±±14*四逆汤饼灸组.8±0.±±13*▲治疗后5.0±1.2*3.8±1.5*▲与治疗前比较lP0.01;与隔姜灸组比较▲P0.05span=""3讨论祖国医学中,将KOA归于“痹症”的范畴,主要因风、寒之邪侵袭肢体经络,导致气血不通、经脉痹阻,将气血痹阻于关节、筋骨流注处,尤其以膝关节局部多见,引起关节、筋骨等发生疼痛、痠楚、麻木、重着、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历代医家指出,本病病因分内因和外因,内责于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虚弱,外责于风、寒、湿、热之邪,尤以风、寒邪为主。故在气血营卫内虚的基础上,受风寒湿热外袭,导致关节局部邪气闭塞,气血不通,进一步累及肌肉、关节,致使经脉痹阻,脉络失养导致KOA的发生。治疗时总以温经散寒、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其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劳则温之、虚则补之”。四逆汤饼灸治疗KOA正以温阳为主,佐以通络。正中KOA的病因、病机,且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四逆汤饼灸治疗KOA疗效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9-10]。四逆汤为仲景名方,主要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传统的四逆汤以煎服为主,具有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的功效。方中取具有大辛大热之性的附子为君,用其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之功;辅以同样具有辛热之性的干姜为臣,取其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之性,先天以生后天,后天以养先天,与附子相须为用,相得益彰;佐以甘草,益气补中,温补结合,缓和干姜、附子之烈性。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心脾肾兼治以峻温心肾为主,温阳与补气结合,治虚寒之本。现代研究[11]证明,四逆汤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等作用,其中尤以附子的功效最为显著,故在临床上也常使用四逆汤来治疗骨性关节炎等这类疼痛性疾病。因四逆汤中附子辛热有毒,口服汤剂需严格控制附子的用药剂量及熬制方式,故在临床上附子剂量运用相对保守,附子在治疗寒证上的特长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因此口服四逆汤饼治疗寒湿痹痛等症的临床疗效也不尽如人意。为更好地发挥四逆汤的临床疗效,课题组创新性的改变剂型,依照仲景古方中四逆汤的药物组成及用量,取一定量的附子、干姜、甘草,研磨成粉,与蜂蜡融合制成饼状物,既能解决因附子用量过小,不能达到有效止痛止厥,减轻其毒副作用,同时与灸法相结合,取温灸之热性,通过皮肤直达病所,有效发挥其疗效。此法将四逆汤在疼痛性疾病中的止痛、抗炎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将四逆汤温经散寒、通利经脉之效和艾灸疗法温热内传之性更好地结合,且大大避免了四逆汤的毒副作用。根据“临近取穴”和“循经取穴”的治疗原则,本实验选取膝周穴位鹤顶穴、内外侧膝眼、血海穴、阴陵泉、阳陵泉及足三里作为治疗KOA的主穴。其中鹤顶穴为治疗膝痹的经验效穴;内外膝眼、阴陵泉为治疗膝冷、疼痛不已的常用穴,且阴陵泉具有健脾利湿之效,可有效治疗因湿引起的膝关节重浊、疼痛等症状;足三里为补虚要穴,温灸此处,可达培本气血,强健身体之效。诸穴合用,标本兼治,风、寒、湿三气无所依附,综筋濡润,膝痛得除。本文对例分别接受四逆汤饼灸及隔姜灸的KOA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四逆汤饼灸及隔姜灸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Lysholm评分升高,虽亦由此可知四逆汤饼灸和隔姜灸在治疗KOA上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综上所述,四逆汤饼灸在治疗KOA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远期疗效肯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易于被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接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王斌,邢丹,董圣杰,等.中国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12(2):-.[2]邱贵兴.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病因学新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15(17):68-69.[3]徐立光,高艾玲,张颖新.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膝关节炎6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9(3):.[4]孙宁,李永婷,林璐璐,等.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比较与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32(7)-.[5]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7]张军锋,刘桂芬,张爱莲,等.骨关节炎疼痛评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J].中国药物与临床,,12(6):-.[8]LysholmJ,GillquistJ.Evaluationofkneeligamentsurgeryresultswithspecialemphasisonuseofascor-ingscale[J].AmJSportsMed,,10:-.[9]魏文元,武永利,张艳玲,等.四逆汤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3(32):-.[10]向珍蛹,茅建春,徐先国,等.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的流行病学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46(12):5-8.[11]冯秋荣,李必坚,杨西晓.四逆汤的现代药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2(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zhoubridge.net/lnrgjy/7704.html